探秘自然 | 9岁开始养蛇、捕鸟蛛、抓甲虫和蝎子的孩子
一位昆虫教育家说,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些恐惧的标签,撕下标签并不容易。但那些对此有意识,不把自己的恐惧标签转贴在孩子身上的父母,是很难得的。要感谢像逸凡妈这样理智的父母,把尖叫憋在嗓子里,不拦阻不吓唬,给孩子自己拓展边界的机会。
文|阿褚
逸凡和Aaron都是9岁的男生,不约而同喜欢昆虫,刚好两人在不同时间都去过马来西亚婆罗洲的婆罗洲丛林女孩营地(Borneo Jungle Girl Camp),该科考营地基本面向专业人士,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家庭,这样的交集还是蛮有缘分的。和逸凡的父母交流下来,我发现,像我们这样从小白基础开始自然教育的父母,在自然探索中都经历过很多磕磕绊绊的趣事,也有一些很平凡的小招数愿意和大家分享。
“左手肉虫子,右手大蝎子”
——论给爱自然的熊孩子当妈的心理阴影面积
“有一次睡前我看到床上有条‘石头’,心想哪个娃这么调皮把东西乱扔。仔细一看,头上垂下三道黑线,是一只大大肉肉的蚕,越狱后跋涉很远来到卧室的床上。于是,那晚我睡觉一直很紧张,生怕有援兵后至。”逸凡妈笑着回忆这段卧室奇遇。
自打9岁的逸凡热爱起昆虫,逸凡妈便开始突破自己的人生“底线”,他养过蛇、捕鸟蛛、甲虫、蝎子⋯⋯这么一比,开头提到的蚕宝宝就是温良恭俭让的模范了。“幸亏越狱的不是其它物种⋯⋯”逸凡妈细思极恐。有一天,逸凡的甲虫咔嚓嚓啃起塑料盒子,动静颇大。逸凡妈把这出“肖申克救赎”前传拍下来发在朋友圈说:“要小心力大无穷的甲虫,它们真的可以把盒子咬碎!我现在已经被锤炼得可以不叫出声假装镇定了,哈哈哈!”
一位昆虫教育家说,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些恐惧的标签,撕下标签并不容易。但那些对此有意识,不把自己的恐惧标签转贴在孩子身上的父母,是很难得的。要感谢像逸凡妈这样理智的父母,把尖叫憋在嗓子里,不拦阻不吓唬,给孩子自己拓展边界的机会。
今年春节,逸凡和爸爸一起在营地度过了难忘的6天。这6天里,他们认识了形形色色的昆虫发烧友和专业科考人士,和他们一起溯溪爬山,在水边观察种类繁多的蝴蝶;和鸟类专家一起观看猫头鹰,每个夜晚用灯幕诱虫⋯⋯从小在山清水秀的云南长大,对大自然更为熟悉的逸凡爸爸也坦言,此次婆罗洲之旅令他大开眼界。
我问他为什么觉得自然教育很重要,他说:“生而为人的直觉吧,云南的自然环境那么好,我们从小就在外面玩儿。那年带逸凡和弟弟回家乡,很多我司空见惯的昆虫植物,孩子们却惊奇得不得了。我当时就觉得,他们好可怜啊,要多接触大自然,人生才够精彩嘛。所以,我们会刻意安排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,比如,家庭出游的目的地会有意选择生态丰富的去处,别人逛城市人文的时间,我们可能会拿来走进森林河流。放学后尽量多让孩子在室外流连,他自然就会去观察小区里的植物动物。”
逸凡开始接触缤纷自然的同时,也对观察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他先后饲养过各型各色的昆虫和爬行动物。(此处请自己想象逸凡妈饱受锤炼的小心脏,和吞下去尖叫憋出的内伤。)在养育这些小生命的时候,逸凡慢慢明白了照顾的意义。很多昆虫或爬行类动物对生活环境有严苛的要求,包括环境的温度、湿度、投喂的食物种类等等。在饲养的过程中,逸凡经历过失败,感受过生命逝去带来的心痛,也让他明白要为自己的宠物虫负责。他分析失败的原因,查大量的资料确保没有环节出现纰漏,自己制作了投喂时间表,严格按照要求投喂和记录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对这些小生命的情感越来越深厚,照顾他们比照顾自己还上心。
逸凡爸爸认为:“孩子观察昆虫的生长、交配、繁衍,他们从昆虫短短的一生中感受生命,从而更加珍惜爱护生命,这是很成功的生命教育。在逸凡探索自然的过程中,我也是有学习压力的,如果不多看相关的书籍,别说跟儿子共同语言变少,还会分分钟被他用知识碾压。”
逸凡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在个性化学习的环境中更好地发展自我。“其实也是通过自然学习,让我更加坚信‘兴趣’在孩子学习中起到的主导作用。有很多昆虫的名称都是生僻字,很拗口,但是逸凡会去自主查字典,把这些全弄清楚、记明白。因为喜欢昆虫,逸凡没事就画虫子,画面充满想象力和细节。兴趣这个动力真是很强大。”
“逸凡对于自然的喜爱慢慢带动了我们全家人,家里的昆虫都要连成食物链了。他有一只智利红玫瑰捕鸟蛛,我们需要储备一些蟋蟀和大麦虫作为它的食物。这些作为‘饲料’的虫子也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。冬天的夜里,我家偶尔也会听到蟋蟀的鸣叫,让人错以为身置夏夜。六岁的弟弟有点害怕捕鸟蛛,但也很想养点什么,于是认领了两只大麦虫,观察他们化蛹、羽化的过程。” 逸凡父母说,“连逸凡的姥爷也会在散步时拍下不同虫子的照片,原来老人和孩子一样,也是童心未泯。”
说到自然探索,逸凡爸爸认为自然远在天边、近在眼前。逸凡曾在小区里找到十几种不同类型的蜘蛛,还发现了伪装成枯叶的螳螂。只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,你会发现,处处皆自然。
最后,逸凡爸爸还向我展示了逸凡推荐的一些关于昆虫和自然的书籍,不仅适合儿童阅读,也是全家认识自然的好指引。
小区楼下的“秘密花园”
Aaron半岁的时候,我听了一个系列教养讲座,那些经验和观点令我受益至今。当时,老师提到养育的一个核心就是“文明精神、野蛮体魄”,而野蛮体魄的起点,就是混迹于自然,尽可能多触碰感受泥土、石头、树木、小溪⋯⋯所以,Aaron刚刚会爬,就被我扔到小区的草坪上,这对一个又宅又有洁癖的妈来说基本等同于人格分裂了。一开始我很紧张,尤其看到他捡起狗臭臭的时候,抑制住嗓子眼的尖叫并抓住往嘴里送的小手极考验我的综合能力。但幸运的是,只要细心点,找到一片没有狗臭臭的草坪不是不可能的任务,出门标配湿纸巾也很容易做到,衣服上的泥土洗一洗就解决了⋯⋯由此收获的,对泥土青草那美好的感触与记忆,却会印在骨子里一辈子。
Aaron稍大一些,每次到公园,其他小朋友都往电动游乐区跑,他却最喜欢钻树坑,捡树枝石头松果,一个人玩儿上一两个小时,乐不思蜀。孩子天性对一切充满好奇,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浇熄他的好奇心。
那时候,奥森北园西门是我们最爱去的地方之一,走不多远有两个小岛,上面住着成群的大雁和大白鹅。当时工作日去,游人很少,我们带很多菜叶,它们就毫不客气地追着人要。我以前只知道大白鹅凶悍,会用嘴拧人,但还可以客客气气地我喂它吃。哪知道,大雁才叫剽悍野蛮,它会嫌喂得慢而狠抢。那是一片非常大的草地,我亲见一群大雁涉水从一端登陆后,一大排大雁扑闪着翅膀、半飞半跑地向另一端的我们如风卷来,那场景之震撼,简直可以和指环王3里面经典的鬼军登陆媲美。我都被吓呆了,Aaron因为个子小,更是紧抱住我的腿。我谨记不要把自己对动物的恐惧植入孩子信念里,所以强做镇定,把不到两岁的Aaron一把抱起(这样凶猛的大雁顶多咬到他的鞋),另一只手抓了菜叶,扔向远处,于是它们一阵风似的换了方向。大雁在身旁劲拍翅膀的力度,雄壮得超出想象。Aaron看到这情景,不由地哈哈大笑!
这些有趣的经历Aaron并不记得,但与自然万物的亲近感一定抹之不去。我相信,和只热衷公园里电动小火车的孩子相比,喜欢钻树坑的孩子眼中,是不一样的世界。
去年春天,8岁半的Aaron跟随蝶儿妈前往马来西亚婆罗洲自然保护区科考站,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少儿科考活动,白天巡山、徒步、由蝶儿妈和中科院的昆虫专家手把手教授昆虫知识,夜晚灯诱。这是Aaron的第一次单飞经历,经过一周没有任何通信信号、完全独立自主的生活后回到北京,我在首都机场等得心急如焚,恨不得马上将宝贝儿子搂在怀里。儿子见到我,眼泪在眼睛里打转:“妈妈,我好想马来西亚的大山和那儿的伙伴,我不想回家。”嗯⋯⋯(此处请感受一个妈妈内心掉血一万点的颓败感。)
去年暑假,在斯里兰卡的世界遗产Sinharaja热带雨林里,我和孩子们第一次亲手抚摸蛇,几乎要被那绿色灵动的小东西迷住了。同时也是第一次遭遇蚂蟥伏击,那快速蠕动的肉身如北方槐树巷中的“吊死鬼儿”一样令人避无可避。当地人对待蚂蟥的态度有点像我们对蚊子般无所谓,不同于我们对蚊子总是出大杀招,他们会轻轻拿起蚂蟥,优雅地一丢,风度宛如信手拈花一般。那次回来,Aaron对我说:“斯里兰卡不像北京有那么多高楼大厦,可是他们的自然真美,而且没有雾霾。”
美国南方大学的生物学教授David George Haskell在田纳西州的一片森林中随意选取一小片地面,面积等同于直径一米多的圆,称之为他的“坛城”,灵感来自西藏喇嘛们用彩砂绘制的坛城。David花了一年的时间,频繁到访,细致观察“坛城”中的变化,这一年的林中自然笔记,他写成了一部书叫《看不见的森林》,非常博学有趣。
以此为灵感,我和Aaron还有弟弟一起,在小区里找了个不易被惊扰的草坪角落作为我们的“坛城”,每周前往观察一次,记录下这里发生的自然变化。孩子们管这个角落叫做他们的“秘密花园”。虽然我依然是个自然小白,记不住最基本的名词和常识,Aaron也经常跟我大眼对小眼,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蹲下身子观看野菜的纹路、瓢虫的花纹、在大石头边上发现泥蜂的巢⋯⋯⋯自然教育给一个孩子带来的影响,远不止知识这么简单。
结语
在AlphaGo怼遍人类国际象棋大师后,很多人称当下为AI元年,并认为未来这个世界的很多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。现在为了分数线拼个你死我活的孩子们,未来真正的对手很可能是机器人。所以大家都慌着在问,人类拥有什么能力是AI不能具备的呢?斩获“雨果奖”的郝景芳在耶鲁北京中心的演讲中总结了五种“AI无我有”的能力:探索和创造精神、感受美的能力、综合理解的能力、自我主动性、情感与交流的能力。
看完这五种能力,有哪种是徜徉在大自然中的孩子不能获取的吗?或者,有哪种是仅凭知识教育在后天架构起来的吗?在科技不可抑制的快速发展中,人类,不应该忘记自己本来的样子,是时候回归自然,回归本真了。
阿褚
前500强企业的公关人,转型成为全职妈妈后又重回了职场。家有双娃,兴趣广泛、热爱写作,认为美好生活应该如切割细腻的钻石,愈多面愈闪烁生辉。
菁kids 2017 4月刊 《自然,在身边》更多菁彩内容[点击查看导读]
|出版人手记|
|编者按|
亲近自然,便是好的自然教育
|封面故事|
自然教育:点亮豪迈而柔软的内心
宠物虫和秘密花园
自然教育,是随时随地、自然而然的过程
来吧,让我们一起来种菜
|学无止境|
在学校:设计,让鼎石图书馆更出彩
在学校:一分耕耘,十分收获
热门话题:孩子的夏令营,你选对了吗?
阳春四月学观鸟
未来艺术家:来自爱迪学校的学生艺术作品
|父母社区|
中西文化对对碰: 带孩子去旅行
|专栏|
与山野来一场约会
家门口的小自然
花园中的童年
|美食菁选|
美式米香棉花糖卷
|全家出动|
7省16天,路痴妈妈一拖三穿越大半个中国
本文原载菁 kids 4月刊《自然,在身边》,印刷版于2017年4月出版发行,扫描下方二维码,可进入微店订阅。
更多菁彩内容
请点击阅读原文
或访问 jingkids.com